着眼未来的历史视野
“丝绸之路经济带”“贵广高铁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贺州的发展,历史赋予了机遇……
26亿立方米的大理石储量、31.2亿立方米的花岗岩储量以及丰富的钾长石矿产资源。贺州的发展,造物主馈赠了资源……
做大做强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将贺州打造成国内碳酸钙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国际最大的重质碳酸钙生产基地、国际最大的人造岗石生产基地。市委、市政府描绘了“粉体之都”这样的“鸿篇巨制”。
2015年1月22日,贺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以代表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碳酸钙千亿元产业发展的决议》。至此,市委描绘的“鸿篇巨制”从法律程序上转化为地方意志和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
“鸿篇巨制”的描绘来自市委、市政府对产业转移的严谨思维和对市场前景的科学研判。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谋篇布局,主题就是围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做文章。基于这样的思路,市委、市政府对碳酸钙产业提出的目标是:“十三五”末,实现碳酸钙产业产值600亿元。“十四五”末,实现碳酸钙产业产值1000亿元。
1000亿元产值的市场空间,不是拍着脑袋想出来的“政绩”。有专家预测,我国城市改造和建设升级需30-40年时间,石材消费已占城市建设用材总量的38%以上,这是贺州市“点石成金”的发展机遇。
纵观贺州市石材产业的发展历程,虽然贺州市目前的石材工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集矿山开采、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经营模式的企业却不多,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因此,贺州市在实现整合资源、整合生产、整合营销,加速石材工业产业化、拉长石材工业产业链和组建大型集团公司、做大做强石材产业工业园、促进石材工业产业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市委、市政府提出做大做强碳酸钙千亿元产业园区的思路不仅符合贺州的实际,也适合国内外市场对石材的需求。
优势转化的历史起点
2015年6月18日,中国贺州石材·碳酸钙工业展览会和2015年度中国碳酸钙行业年会落下帷幕的当天,大会秘书组统计了一组喜人的数字:本次展会共有245家企业参展,现场交易额1.683亿元,意向协议交易额6.67亿元,展会观众超过3万人。
旺高工业区(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正式组合后的第一次“转身”,竟是这样的“华丽”,这样的鼓舞人心。
曾有人嬉笑,贺州,广西的“十四阿哥”。
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难道,能在挑战中凝聚力量,能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能在探索中不断创新的贺州,不能甩掉“十四阿哥”的帽子?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旺高工业区(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党工委书记韦升安说得好:只要把握好机遇,“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总能创造出一个跨越发展的“黄金岁月”。
“黄金岁月”如何“创造”?在旺高工业区(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管委会主任邹雪群的脑海里,首先是规划一个符合市委战略意图、符合现代工业发展理念的园区布局。
据悉,该园区目前正在进行总体规划调整工作,力争2015年年底完成规划修编,把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将平桂管理区的望高镇、西湾镇、羊头镇连成一片,通过科学的合理布局,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园区。
“贺州奇迹”是否已经出现?表述方式的背后,已经开始显现贺州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曙光。
2015年11月17日,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组来到了“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镜头下掠过的影像,记录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手笔:到目前止,园区(基地)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亿元,园区(基地)铺设道路51公里,建成变电站2座、自来水厂1个、污水处理厂1个、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园区标准厂房、小微企业标准厂房、百米工业大道、碳酸钙产品展示长廊等正在建设;还有已经落户的科隆粉体、兄弟路标、万升岗石、利升岗石、南升岗石、永恒碳酸钙母粒、鸿源岗石、合源粉体、康利岗石、太阳实业、意仕达机械等52个项目147亿元投资的那一片片绿色的建筑群……(记者 黄世中 通讯员 江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