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粉体技术网    更新时间:2018-08-17 09:25:29    浏览次数:
坐落于我国最大的重钙粉体和生态岗石生产基地、广西贺州旺高工业区内的广西利升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打造新型环保生态石材的品牌企业,该公司变废为宝,将大理石废料回收利用,消化大量天然石材废料,提高石材资源利用率,制造成人造岗石。
人造岗石是主要以天然石材的边角原料和废料做填充剂,以特种树脂和水泥做粘合剂,把多种物料混合在一起,经过高频振动,抽取真空,最终成型之后经过锯切、磨抛而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生态建材产品。
▲广西利升石业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户善文
人造岗石的特点主要是在提供与天然大理石相近品质的情况下,成本低于天然大理石,而且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天然石废料,所以属于国家支持的环保产业。
利升公司其制品除板材外,还延伸到石材加工产业链条,生产各种异形材料,即从制作台面、柱面、墙面发展到生产卫生沽具,建筑浮雕,工艺美术等,其应用范围扩展到各个领域,深入到生活的许多方面,提高了石材产品附加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利升公司只是贺州市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成功实现石材行业转型和升级的一个缩影。
矿产资源
据统计,贺州探明的矿产有黑色金属、稀有金属、大理石、花岗岩等矿藏有60多种,主要包括锡、钨、黄金、银、锰、铁、稀土和花岗岩、大理石、高岭土等。
其中曾让贺州引以为豪的锡矿资源经过2千多年的开采已经濒临枯绝,如何进一步有效强化不可再生资源规划管理,优化矿权设置和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合理开发,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贺州矿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贺州大理石丰富,远景储量达26亿立方米以上,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大理石矿产基地, “贺州白”大理石享誉国内外,具有量大、质优、易开采等特点。为了充分利用好这个天然的宝库,加快贺州发展,贺州市于2014年4月成立了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2015年6月与旺高工业区整合,成为贺州发展碳酸钙产业的主阵地。
转型发展
近年来,贺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培育碳酸钙和新材料产业,以及广西将碳酸钙产业列为千亿元产业发展计划的历史机遇,确立了打造碳酸钙、装配式建筑新材料、生态健康三个千亿元产业的发展战略。并从今年起至2020年,扎实开展质量升级、循环升级在内的“七大升级”行动,全力推动碳酸钙产业转型升级。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工业强市之路迅速展开。演绎了“疯狂的石头”的故事。
▲广西贺州旺高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 张小芬
贺州旺高工业区主要是以发展碳酸钙为主线,产业发展思路主要是一二三六发展思路。一就是建成一个千亿元碳酸钙示范基地;二主要是发展两个园区,一个是旺高园,一个是西湾园;三就是三大板块,一个是基础材料板块,一个是新材料板块,还有一个是配套产业板块;六主要是指六大产业,一个是天然板材,一个是人造岗石,一个是粉体,一个是复合材料以及机械制造,还有商贸物流这六大产业。
旺高工业区
目前,旺高工业区规划面积达100平方公里,规上企业达67家,先后投资30多亿元建设了一大批路网、管网、通讯、污水处理等一批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为企业入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立足丰富的石材矿产资源,该园区搭建载体平台,强化招商引资,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园区内天然板材、新型粉体、人造岗石等产业布局已经完成,形成了完善的循环产业链。今年1-6月,工业总产值完成53.4亿元,同比增长14.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5 亿元;税收入库1.53亿元,同比增长28.2%。
目前,贺州现已形成集大理石矿山开采、板材及工艺石材加工、重质碳酸钙粉体及下游的重要产业,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重钙粉体和人造岗石生产基地。重钙粉体工业体系已初具规模,碳酸钙产业已初步形成“矿山开采—天然石材—边角废料—重钙粉体—人造岗石—涂料、塑料—废浆废渣再利用”的“一石多吃、吃干用尽”的循环产业链,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碳酸钙全产业链生产基地,享有“中国重钙之都”之美誉。
目前整个园区做到的产业链是做到吃干榨净,从这个大理石矿山到天然板材然后到粉体,到人造岗石,到下游的塑料、涂料。废渣废浆废料的话送到华润做成水泥,做一个绿色循环的产业链,基本上能够做到吃干榨净。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装饰、造纸、橡胶等行业迅速崛起,石材和碳酸钙产品需求量随之激增。从精美的汉白玉工艺品到卫浴、地板、墙面等建筑装饰材料,从塑料、聚酯工业中的填充母料到橡胶中优化产品性能的添加剂,甚至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支牙膏,都无一不见碳酸钙石材及其粉体的影子。这为我市做强做大碳酸钙产业,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截止2017年12月,贺州市共有石材矿山开采企业99家,板材及工艺加工企业390家,碳酸钙粉体粉砂企业110家,碳酸钙下游及配套企业24家,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
2017年,规模以上碳酸钙千亿元产业82家,截止到2018年6月达到90家。
201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3.92亿元。
2018年1-6月,规上企业90家,总产值58.62亿元。
目前,贺州已拥有全国最大的重质碳酸钙粉体生产基地,具备年产重质碳酸钙粉体800万吨的加工能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重钙之都”。
下一步,贺州将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为抓手,努力建设全国碳酸钙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筹建单位,还有国家级碳酸钙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贺州市加快碳酸钙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通过几年努力,将贺州市碳酸钙产业培育成为资源特色突出、市场定位鲜明、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品牌繁多、技术文化交融,集生产、贸易、服务一体化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产业规模逐步壮大。到2020年,全市碳酸钙产业产值达到650亿元,占整个广西碳酸钙产业的60%左右;到2025年实现1000亿元目标。
——主体结构更加合理。到2020年,碳酸钙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0家以上,争取培育超5亿元的企业30家,超10亿元的企业10家。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主导,大、中、小型企业分工协作,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的碳酸钙产业格局。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碳酸钙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建设自治区级以上碳酸钙研发中心(包括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达到5个以上,碳酸钙产业高新技术企业达5家以上,碳酸钙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碳酸钙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以上。
——绿色发展更加突出。构建起“石材矿山开采—板材和工艺品—边角废料回收—重质碳酸钙超细粉—合成人造岗石—新材料(涂料、塑料母粒、新型建材等) —碳酸钙固废回收综合利用”的生态循环产业链条,走出贺州碳酸钙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废物产生最小化”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集聚水平明显提升。到2020年,形成以旺高工业区(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粤桂县域经济合作示范区(信都工业区)、钟山工业区为核心的碳酸钙产业集群。
——产业配套更加完善。石材城会展中心、贺州市碳酸钙产品展销长廊、旺高物流园、贺州港马江作业区、碳酸钙检测工程中心等一批产业配套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中国(贺州)石材·碳酸钙工业展览会升格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石材展,成为中国与东盟石材产业交流合作的权威展会和窗口。
曾经“藏在深闺无人识”漫山遍野的大理石,一度被人们抱怨为致富的“绊脚石”、“拦路石”。如今,一跃成为了众人争相攀捧的梦想之石、致富之石。
来源:贺州电视台《贺州发现》
编辑整理:粉体技术网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粉体技术网官方微信(粉体技术网)
相关阅读
2016-08-08
2018-05-14
2018-08-17
2018-09-05
2018-09-18
2018-10-15
2018-10-29
2018-10-29
2018-12-25
2018-12-30